本篇文章6744字,读完约17分钟

5月22日,长沙,下雨。

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衰竭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

从医院出发,载着袁隆平遗体的灵车队抵达后,沿途的车一齐停下警笛表示敬意,大家一齐喊道:“袁爷爷,欢迎光临。” 医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展览馆离江西袁隆平的家乡很远,各个社会交流平台上都有……在人们送袁老爷子的最后一段路上,他也再次看到了他最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袁爷爷,路上小心。


长沙湘雅医院家属唱《我和我的祖国( MyPeople,MyCountry )》送别市民的花和苗进行悼念

/ S2// S2 /

袁隆平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去世。

5月22日17时左右,《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载有袁隆平灵柩的车队离开,但在医院大门、住院部门口等多处,来自各地的市民前来献花悼念。 记者观察到,许多花中间,排着三株水稻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口,三株水稻苗尤为突出

图片来源:经过记者陈晴拍摄

一位自称湖南农业大学学生的女性表示,2019年自己的新生入学时,袁隆平曾出席并问候过湖南农业大学举行的2019级本科新生入学典礼,自己也因此见过他。

“他很可爱。 你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老人。 ’这位女士回忆说,当时的袁老很健壮,很有亲和力。 得知袁老去世后,自己也特地来悼念。 在现场站了一会儿后,女孩鞠躬离开了。

另一个穿着粉红色雨衣的少女在父母的陪同下向袁隆平献花。 在现场看到,少女在献花后鞠躬,尊敬少先队员的队礼。

67岁的老先生和妻子一起来到湘雅医院悼念。 老师小时候经历了不能吃饭的时代,很感谢现在的好日子。 “吃饭吧,别忘了袁隆平。 ”。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访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期间还发现,袁隆平一个多月前身体不适,病情危重。 但是他意志非常坚强,支撑了一个多月。

“他能支撑住这个,已经是医学上的奇迹了。 ’湘雅医院的一位医务人员告诉记者,袁隆平去世时很平静,家人在他身边唱着《我和我的祖国》等袁隆平喜欢的歌,把他送走。

5月22日20时左右,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看到仍有许多市民在医院门口追悼和献花。

长沙袁隆平事业所带着天南地北的哀悼献花

/ S2// S2 /

5月22日下午,《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来到袁隆平生前工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门口已经悬挂了“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的黑色帷幕。

当天下午,载有袁隆平遗体的灵车从湘雅医院出发后,特地来到这里,让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最后看了杂交水稻。

傍晚18点,尽管灵柩车离开了,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聚集了很多前来悼念的市民,现场秩序井然。 袁隆平刻有“求真创新、奋发进取”文字的石碑上,摆满了鲜花。 人们在石碑前献花、鞠躬、静静停留,有时会发出啜泣的声音。

“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总会吃他的饭吧,所以想自己来悼念。 ”献上满天星花束的男性对记者说:“满天星的花语是纯洁而遥远的,我想借此寄托我心中最真挚的哀思。”

该男子还向记者展示了他微信的好友人群,悼念袁隆平的文案层出不穷。 “群里的人都来自天南海北,只有我在长沙,他们请我献花。 我一直相信为人民服务的人会受到人民的尊敬。 ”他说。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场看到,来悼念的有朋友带着,也有父母带着孩子。 人群逐渐凝聚,不想长时间分散。 两个在长沙上学的女大学生掩饰不住悲伤,含着眼泪告诉记者。 “袁老先生长期在长沙生活。 长沙人喜欢他,他对长沙当地有影响力。 听今天的新闻真不容易。 ”

5月22日下午,袁隆平生前从事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图片来源:经过记者王帆拍摄

“袁隆平是了不起的人物、伟大的科学家,处理了人民的饮食问题,我们非常钦佩。 ”在现场的75岁老人说,袁隆平经历过给中国粮食事业带来巨大变化的特殊时代,对袁隆平的逝世更是感到遗憾。

“袁老,你只是去天堂种了水稻。 “你永远活在国民的心中”、“爷爷,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花上的笔记传达着人们无限的哀悼。

江西袁隆平故乡乡村的群众被雨淋湿后追悼

/ S2// S2 /

在袁隆平老家德安县河东乡袁家山,从周边赶来的游客和当地村民数百人冒着大雨来到袁隆平家乡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默哀,献花。 有些家乡人认为,袁隆平的逝世,不仅是家乡人民的损失,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损失。 他说,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深刻继承德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隆平精神”,牢记肩上的使命,加快奋起的步伐,不负袁隆平对家乡的关怀和期望。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在回忆与袁隆平交往时,德安县河东乡党委书记徐玉山一度无言以对。 他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去年去湖南看望袁隆平,他很亲切幽默,90岁时说自己是“90后”。 “向家乡人民传递忠于祖国、联系人民的能量,从土里来,就像乡下老人一样,值得我们敬佩。 ”

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

照片:每当记者在垚峰拍摄时

袁隆平出生于江西九江德安县,抗日战争爆发前在德安的故居生活。 祖父袁盛鉴被埋葬在德安市近郊的万家山。 2004年9月,应家乡县委县政府邀请,离乡多年的袁隆平回到德安,全县人民夹道欢迎,在场面空前热烈。 年和年,袁隆平连续两次来到家乡,为省级隆平科普教育基地挂牌,为新建的隆平学校颁发奖学金,为超级稻基地测产。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袁隆平非常关心家乡的快速发展,要把德安作为高产杂交水稻栽培宣传示范基地,把y两优2号、超优1000等新开发的超级稻品种放到德安试种,每年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德安实地指导。 袁隆平在德安设立了隆平教育奖学金,在德安一中、二中、三中、隆平学校等多所学校的题目上写下了校名。 隆平广场、隆平公园、稻田广场、隆平大道、德安县到处体现着隆平的要素。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袁隆平与粮食安全

/ S2// S2 /

现在,很多人可能很难理解“饥饿”。 袁隆平说:“杂交水稻出生在中国,出生在湖南,湘西雪峰山下偏远的安江农业学校是她最早成长的摇篮。 杂交水稻发展到今天,经过40多年,迄今为止中国这片土地累计增产约6000亿公里。 根据每年人均消费500斤的计算,等于处理了20亿人口一年的吃饭问题。 杂交水稻对中国靠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事实上,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 1995年,美国世界注意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出版了《谁来养活中国人》一书。 假设中国在1990年至2030年间持续快速推进工业化,农地减少,水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加上每年新增的人口,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粮食将无法自给自足。

布朗发出这样的警告,并不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增产。 事实上,“超级水稻”不是中国专利,更早的时候,国际水稻研究所就开始对超级水稻进行研究,但没有成果。

只是,布朗低估了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种业研究者的决心和能力。 在《袁隆平口述自传》中,袁隆平指出,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水稻产量能够飞跃地不断上升到新的阶段,“正如水稻就是这样,其他粮食作物也同样有着美好而迅速的发展前景。 提高农作物产量技术潜力很大,一切技术进步都可以对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保障发挥重要意义。 ”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显然,布朗的预言不会成为现实,中国人不仅吃饱了更好吃的中国改变了粮食短缺大国的旧形象,成为第三大粮食援助捐助国的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更多贡献。

今年5月初,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了《2021年世界粮食危机报告》。 其中指出,去年至少有1亿5000万人陷入“危机”级别的粮食不足,蔓延到55个国家和地区。 而且,38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有2800万人面临着“紧急事态”级别的突发性粮食不安全。

但是,这些情况在中国并未发生。 今年1月,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小麦、稻谷等粮食品种可以满足一年的费用诉求。

从1996年中国农业部制定“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以来,到现在,中国超级稻品种已经进化到了第五期。 截止到去年,全国累计在农业农村认定的超级稻共有133个品种。 今年5月,五期超级稻品种“超优千号”在三亚首次大面积种植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纪录。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宣传,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泷稻”等美称,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差别不大。

我们可以认真回答布朗的问题。 中国人不仅自己处理吃饭问题,也有助于处理快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

“我是90后半”

/ S2// S2 /

年,《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了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大概是最“不像”的院士院士,最“不像”的老人。 他不喜欢别人叫他“袁老”,反而喜欢叫他“袁老师”。

80岁以后,他说自己80多岁。 第一次采访袁隆平时,他说这话时,《每日经济信息》的记者首先愣住了。 之后,反应了这“80后”的一句话。 注意到记者的反应,袁老师笑了笑,有点淘气,有点骄傲。

拍照之前,他小心地整理了衣服。 在这期间,我没有忘记吐槽说:“前几天上电视,领子的按钮没有扣好。” 采访结束后,他拍拍记者的肩膀,说:“走吧。 去考场看看吧。 ”。

袁隆平院士带着记者观看试验田,于年拍摄

照片:每当记者吴泽鹏拍摄时

几次接触后,发现袁隆平乐观开朗,富有幽默感,他的嘴里总是蹦出新的网络用语、妙语。

他笑着对着照相机“吐槽”。 大家在他身上签名,拍照。 “everybodywanttotakepicturewithme”,“肖像权消失了”。 记者“那你觉得自己帅吗? ’他淘气地回答。 “handsome! ’去年,一部英语录像上映,让“爷爷”大吃一惊。

虽然“宝宝爷爷”吐槽说“肖像权”消失了,但对于年轻人的拍照请求,基本上没有拒绝过。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了很多照片。 有一位是实业家,但越来越多的学生仰慕他的名字。 从稚嫩的小学生到刚毕业的大学生。

袁隆平不仅是严格的院士、科学家,还是“90后”、“偶像”、“顶级流”、“超级网红”、“最闪耀的明星”,是专业的段子手,收割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的迷恋。

湖南农业大学举行2019届本科新生入学典礼时,袁隆平出席并致辞,学生欢呼,上演“大型追星现场”,还上了央视的信息。 今年年初,“袁隆平上传嘀嗒”的虚假消息,让相关嘀嗒号一天粉成千上万。

“我不服老。 越做越有精神”

/ S2// S2 /

年,袁隆平85岁,他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我不服老,但又发扬老骥伏枥的精神,在超级稻的亩产上继续实现新的突破,“越做越有力量”。

当时,第四期的“超级稻”还没有被宣传,试验田的亩产刚刚突破1000公斤,但袁隆平已经在准备第五期的“超级稻”事件。 他多次表示,追求水稻高产、高产、更高产是超级稻实验永恒的主题,这是科研人员追求永恒的目标。

“我们第一期的超级稻,在生产上宣传后,平均亩产550公斤。 二期超级稻在试验田亩产800公里,经大面积宣传后,平均亩产达到600公里左右; 三期超级稻试验田亩产900公斤,宣传后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 五十公里的楼梯。 第4期的超级稻,目前还没有被宣传。 试验田亩产1000公斤,大面积宣传后,还可以上新台阶。 平均亩产估计达到700公斤。 ”袁隆平当时说。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袁隆平说:“第五期超级稻尚未立项,但建议美国农业部立项。 其指标不是亩产,而是与国际接轨每公顷16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 亩产达到1067公斤。 这个数字今年在云南达到了16.01吨。 ”。

90岁之后,袁隆平又说自己90多岁,“越来越年轻”,让年轻人丢脸。 年4月,《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海南再次见到袁隆平。 这次,16吨/公顷的目标已经实现,17吨/公顷,也就是说亩产1130公里的门槛也迫在眉睫。 他告诉记者,“掌握90% (实现17吨/公顷)”。

半年后,超级稻品种“湘两优900”(又称超优千号)于10月15日通过河北省百亩高产攻关试片生产验收。 验收结果为每亩平均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刷新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2019年,也实现了18吨/公顷。 他也有了新的目标,有生之年突破了超级稻每公顷20吨的大关。

“我有两个梦想”

/ S2// S2 /

年10月,《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湖南长沙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访了袁隆平。 在该中心所在的会议室,一面墙上挂着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放大照片。 袁隆平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信息》在内的几个媒体采访时,坐在照片下也不忘调戏自己,伸手指着手指说:“我说过我有‘禾下凉梦’,但现在还没有实现。 首先在这张照片下实现。”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禾下凉梦”是袁隆平的两个“梦”之一,他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这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再次强调了这两个梦。

“(禾下凉梦)这个梦是我实际做的,同时看了两次。 梦见调查地里的稻子,植株比高粱还高,穗有扫帚那么长,种子有花生那么大。 和助手走着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袁隆平说。

另一个梦想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的梦想”。 袁隆平说:“全世界现在有22亿多亩水田,我们迄今为止的数字,在海外已经有7000多万亩。 杂交水稻种植一半,每亩增产150公斤,能增产多少粮食呢? 可以养活4亿~5亿人口,这个梦想实现后,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

“第一,我对水稻很留恋,很喜欢它,不能放弃; 还有一个,我身体很好。 我还有希望。 我又发扬老骤伏枥的精神,志在千里。 我在这两个梦想中。 ”袁隆平说。

社会各界缅怀袁院士

/ S2// S2 /

流传着“一日三餐,米香味弥漫,饱食者常想起袁公”的新闻,举国哀悼,各界用各种方式追思袁隆平院士。

农业和农村地区:

发扬袁隆平的崇高精神,坚决战胜种业的颠复战。 中央农业事务农业农村有关人士表示,袁隆平的去世是我国三农行业的重大损失,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我们将学习和发扬袁隆平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继续推进种业创新,坚决战胜种业翻盘战,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联合国官方微博:

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国士无双,路上小心!

着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

听到袁院士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袁隆平先生中国科学家灿烂的明星,是杂交水稻的创始人、名副其实的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地促进了我国水稻生产、杂交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杂种的高质量利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去年联系了袁院士,病重之前在海南。 我们后来听说他病了。 我希望他早日康复。 ”谢华安说,袁隆平要真正为国家为人民无私服务,科学探索,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 相信现在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沿着袁隆平的足迹,保持中国杂交水稻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勇敢地攀登高峰的科学家越来越多。

楚天科技董事长唐岳:

唐岳在2019年参加过袁隆平院士和湖南农业大学新生入学典礼。 他想起当时,有一万人在追围绕袁院士的场面。 天下之忧,天下之乐与喜,安得拉广厦千里迢迢,包庇天下寒士们而欢喜。 这是袁院士真实的描写。 袁隆平院士的逝世,是世界粮食行业的巨大损失、中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湖南省的巨大损失。 向科学家致敬,袁院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

微信公众号发文“默哀! 杰出的校友袁隆平院士逝世》,其中配图显示,位于西南大学校园内的袁隆平像前,为了表达来者对袁隆平的追思,摆放了许多鲜花。 现在,西南大学的官网网页变成了灰白在悼念。

湖南农业大学: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表示:“再见,袁爷! 》的悼词中说,“快速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一生的追求。 为了实现这个大愿望,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进入世界。 目前,杂交水稻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地广泛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比当地良种多2吨

“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原所长李平:

袁先生是我国杂交水稻的旗手,在他的指导下成功地研究了杂交水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隆平高科:

企业将深刻继承袁隆平院士“快速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伟大遗愿,努力实现杂交水稻技术走向世界! 企业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发扬每个人的隆平精神,勇敢做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事业的接班人,为隆平事业的涨工资贡献力量。

荆银高科:

袁隆平先生的功绩和伟大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许多种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国杂交水稻和种子事业迅速发展而奋斗。

记者:吴泽鹏、金喆、于垚峰、陈晴、王帆

汤辉

视频:韩阳

视觉:刘青彦

排版:汤辉牟璇

标题:“最闪亮的明星,您驻守在五月的稻田里”

地址:http://www.china-eflower.com/zhxw/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