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0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邓银婵从重庆出发

国内第一个强制碳交易市场6月18日在深圳开始试点运行后,碳交易越来越火热。

中电达( 600292,收盘价20.74元)昨日( 7月31日)公告称,4512万元收购期货32%股,提前布局碳排放期货交易和环保交易市场。

国家发改委10月确定在京沪深渝等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近期又呼吁鼓励有条件地区试点碳排放交易。 碳排放交易已是大势所趋。 但《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也观察到,国内碳排放期货交易面临人才短缺、有客户但交易不活跃等挑战,短期前景不容乐观。

配置碳交易市场

昨天,中电远达在发布公告中表示,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提前布局碳排放期货交易和环保指标交易市场,企业拟收购期货32%的股票。

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7个省市今年启动碳交易试点,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全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第二大市场。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能源与气候项目常驻学者王韬认为,碳交易市场吸引力的“钱景”,是电力提前布局该行业的首要原因。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7月1日,中电以16.69元/股的股价募集资金不超过16.69亿元,用于控股股东中电投集团旗下公司脱硫脱硝资产的新建和收购、环保上涨80%股权项目的收购、控股远程达标工程的增资,以及环保产业

国泰的安妮解体师说:“企业在剥离电力资产后,专心于环境保护。 目前,环保行业的亮点在于脱硫脱硝。 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置展现了企业对环保产业的决心,但如果能取得效果,利润也会得到补充。”

中电据上半年报纸报道,报告期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40.92%,但由于脱硝市场爆炸性增长,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上升98.02%。 实现净利润762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70%。

短期前景不容乐观

6月18日,中国首个强制碳市场——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首次试点开放,首日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 到今年年底,其他试点城市的碳排放交易也将陆续展开。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的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碳排放交易虽已大势所趋,但面临诸多困难。

“从国际市场来看,2008年国内三大交易所成立时,欧洲碳排放交易系统正经历价格崩溃,碳排放价格从30多欧元下跌至数欧元,目前价格也基本降至冰点。 ”王韬说。

根据欧洲期货交易所的数据,7月22~23日,联合国核证减排交易交换量为零,月度交易总量也降至2008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 “这个市场在国外几乎接近尾声。 ”一个解体者说。

“在深圳试点之前,包括北京、天津等地在内,环境交易所都进行了自主碳交易,但交易量非常少,没有市场。 》根据王韬的说法,目前的碳排放交易分为配额碳交易和自主碳交易,前者是公司拿着国家颁发的排放指标标准进行交易,后者则是根据公司的态度。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国内碳排放交易仍以地方为主,配额交易在地域上有一定限制,全国碳交易体系短期内不容易实现,也不容易调动市场积极性。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昨天多次致电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想了解目前的成交情况,但没有接电话。

“中电之所以达成这次布局,是因为想通过期货的方法加入碳排放。 》国泰安拆师介绍,目前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的交易标的为碳排放配额和核证减排量,现阶段所有交易均为现货实名交易。

记者表示,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并未阻止机构和个人参与碳交易。 “只有有稳定的供求关系,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 在这个前提下,期货交易有必要存在。 ”上述分解者说。

在对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企业是否愿意加入碳交易市场的调查中,80%的公司选择了等待展望。 由此可见,碳交易市场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需要足够的时间。

标题:“中电远达布局碳排放交易 市场清淡恐成瓶颈”

地址:http://www.china-eflower.com/zhxw/1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