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9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记者的周程从北京出发

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了进一步推进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事业的可视电话会议。

会议强调,要统筹配合推进,抓紧制定《居住证管理办法》,抓好户籍制度改革与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农村产权、财力保障等相关行业改革的联系。

最近地方频繁的户籍改革动向也与之相呼应。 如上周,河南户籍政策破冰,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格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并确定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农业大省河南的方法无疑是推进户籍改革的重要一步。 但值得观察的是,迄今为止居住证已经在各地试点实践,但效果并不理想。

对此,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劳动经济学专家李长安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实现居住证背后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平等,是全面推进居住证制度和户籍改革的重要文案。 但是,由于地方财力不足,过去户籍改革的进程很慢。 地方现在要确定引进民间资本等筹资模式,为了促进落实要确定相关细则。

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今年7月正式下发的情况下,各地政府稳步部署推进户籍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也成为许多地方改革的载体之一。

除河南外,四川户籍改革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居住证制度正在成都和乐山试点,截至7月,已有200多万人获得居住证。 全省居住证制度明年正式推行,有望将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与就业、社会保障、租房、教育、计生等多种服务管理功能融为一体。

《意见》出台后,更重要的是落实。

“要实现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平等,政府的压力很大。 ’李长安说,因为财力紧张,地方上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执行。 即使勉强执行,“含量”也不高,户籍制度改革的效果打折扣。 其原因导致了近年来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困难。

据了解,在《意见》发表之前,地方对居住证制度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 2008年,深圳市实施了以居住证制度取代24年以上的暂住证制度。 上海也于2007年实施了居住证制度,但并不期待取得什么效果。 据上海市公安部门9月统计的新闻,上海市全体现有非户籍人口1100.09万人,未辨证者达到536.93万人。

最大的难题还是在“钱”上。 根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推算,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价格约为13万元。

李长安表示,地方政府严重依赖的土地财政有大幅滑坡的趋势。 而且,地方债务规模日益膨胀,许多地方受到债务压力。 “从地方政府来看,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支出是自费的,外国人要享受同等待遇当然不是容易的事件。 ”

标题:“居住证制度多地破冰财力紧缺成掣肘”

地址:http://www.china-eflower.com/zhxw/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