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6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记者赵笛

“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排行榜”的“最佳内部治理上市公司”50家报名名单日前公布。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发现,其中不乏银行和房地产企业,遗憾的是,光大证券发生“乌龙交易”后,没有一家证券公司进入了该奖项的评选。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一家公司来说,内部治理上的小洞足以从高峰跌入谷底或消失。 从10年前美国的“安然事件”,到a股市场的“万福生科造假上市事件”,内部治理不规范造成的巨大损失令人触目惊心。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同样的“黑天鹅事件”更是不堪忍受。 为了更精细地反映上市公司在内部治理方面的成果,“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排行榜”中的“最佳内部治理奖”由此而来。

“最佳内部治理:大公司更具特点”

“最佳内部治理奖”评选的具体参考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要求该企业平等对待所有股东,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 加强董事诚信勤勉义务实际管理人员建立长期以来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管理层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以股东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最高宗旨等。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内部治理经常不受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视。 但是,上周一起“乌龙交易”给整个市场上上了生动的一课。

8月16日早晨,光大证券发生巨额“乌龙交易”。 11点05分即将结束的那一刻,包括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权力股在内的100多只股票集体出现了“秒杀”止步的奇观。 前后3分钟内成交90多亿元!

这场突然的变故,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最终,光大证券承认了自己是“主谋者”,但把责任全部推给了“系统错误”。 但是,市场将矛头指向了光大证券的内部控制。 毕竟,光大证券董秘梅键下午因涉嫌虚假陈述“明显”、光大证券保密空、234亿瞬间跳出来但没有防火墙等事实,并未表明光大证券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最佳内部治理:大公司更具特点”

8月19日,光大证券进行了“低价抛售高价买入国债”的“乌龙交易”,进一步暴露了内部统制的薄弱。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证券的乌龙事件虽然才刚刚发生,但投资者的眼睛却一片空白。 在8月初开始的口碑排行榜上,没有一个投资者提名“最佳内部治理”奖为上市证券公司。 由此可见,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在投资者心中是如何无法承受的。

相比之下,银行、房地产企业多进入“最佳内部治理上市企业”。 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万科a、华侨城a、宋都股份、南国置业、万通地产等。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银行和房地产平时曝光量比较高,也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投资者更能看好这些企业,其开放性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

讽刺的是,在这个奖项的提名中,只有一家名叫宋城股份的创业板企业。 这可能表明,受ipo造假、高管减持等影响,投资者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存在担忧。

标题:“最佳内部治理:大公司更具特点”

地址:http://www.china-eflower.com/zhxw/14495.html